筆者本人運用關鍵字排名技術,成功將「美國代購」、「美國代購廠商」、「美國代購好物」、「美國代購教學」、「美國代購Coach」、「美國代購MK」等數個美國代購主題相關關鍵字排上Google搜尋第一頁。
甚至獲得比第一名還前面,號稱第零名的「精選摘要」版位。
並為專營美國購物內容的部落格——美國敗,帶來810.7%的流量成長。
本文將由最基本的「關鍵字是什麼?」開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手把手帶你了解與學會提升SEO關鍵字排名的技術。任何不懂SEO或網路行銷的人,都能藉由本文快速認識:
所謂關鍵字,是使用者想要達成某件事或解決某個疑惑時,在 Google 這類搜尋引擎所鍵入的字詞。
撰寫文章時,關鍵字就是文章中的「文眼」,是與內容最高度相關或最頻繁出現的某個詞。
使用者能夠透過這組關鍵字來找到相關資料以幫助自己更快達成目的;也就是說,「關鍵字」其實代表著使用者的搜尋意圖。
反過來說,經營網站的你若希望自己的網站及文章被更多人看到,勢必要找到那組與你的內容最相關,且使用者最有可能用來搜尋的關鍵字。
搭配關鍵字排名技巧的使用,就有很大機會能讓使用者在搜尋結果第一頁就找到你的網站。
使用者在Google搜尋某關鍵字後,搜尋引擎結果頁(SERP)呈現給使用者的內容有一定排序——就是搜尋引擎結果頁面(SERP)中的關鍵字排名,也是各網站主拚命爭取的兵家必爭之地。
為什麼要積極提升關鍵字排名?主要原因是排名較前面的網站,得到的自然流量(使用者透過搜尋引擎點進網站的流量)理論上,會比排名較差的網站多上許多。
不妨回想你平常使用Google查資料的經驗,有多少次你在查看結果時,會拉到最底下、甚至翻看第二頁之後的內容?
就連筆者製作搜尋實例圖時,通常都只會擷取第一時間在螢幕上看到的內容,也就是搜尋結果排名前五名的網站。
事實上在2019年,國外SEO權威網站Backlinko曾針對五百多萬個搜尋結果做分析,其中有三項結果就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你該積極提升關鍵字排名」。
綜合大多數人使用搜尋引擎的日常經驗與數據支持,積極將網站排上搜尋結果第一頁、尤其是前幾名甚至第一名,顯然能為提升網站流量帶極大的助益。
瞭解排名規則後,回到本文的主軸: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提高關鍵字排名呢?
SEO是提升關鍵字排名的方法之一。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中文叫做「搜尋引擎優化」,是一種根據搜尋引擎的排名演算法規則經營或調整網站內容,藉此從搜尋結果排名自然獲得流量的方式。
SEO的具體手段包含幾個層面:創造高品質的內容、以特定關鍵字為核心優化網站內容、建立反向連結……等。
接下來本文將著重在上述前兩種SEO策略有關的方法,一步一步帶你認識提升關鍵字排名的實務操作。
想提升關鍵字排名,第一步必定是要了解適合自己的關鍵字。
並不是隨便想一個關鍵字就可以做排名,別忘記追求關鍵字排名的最終意義是吸引流量。
如果選擇了一個太多對手競爭或是乏人問津的關鍵字,前者是難以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後者則是即便取得好的排名也不會帶來多少效益。
因此,在開始真正操作排名之前,關鍵字研究至關重要。要找到最合適的關鍵字,有以下幾個層面需要注意:
前面說過,關鍵字代表著使用者的搜尋意圖,也就是使用者必定有一件想完成的事情或目標,才會搜尋這個字。
而關鍵字研究第一步所要做的,就是確認使用者搜尋這個字詞究竟要做什麼?
假如目標關鍵字背後的搜尋意圖實際上與你的使用者前來瀏覽網站的目的並不一致,就不必爭取此關鍵字的結果排名。
確認關鍵字搜尋意圖的具體方法是從搜尋結果頁第一頁中的結果來判斷。
假設我是一位希望擴展業務規模的咖啡廳老闆,想試著用「咖啡廳 加盟」或「咖啡廳 推薦」作為我的關鍵字。
從圖中可見,「咖啡廳 加盟」的第一頁都是針對有意加盟咖啡廳的人所提供的資訊。
因此,可以推斷會搜尋這組關鍵字的使用者,多半是想加盟咖啡廳創業的人,而這些人也同時就是我期望可以吸引到的對象。
所以「咖啡廳 加盟」就是一組使用者搜尋意圖與瀏覽目的一致的關鍵字,可納入考慮清單中。
接著嘗試搜尋「咖啡廳 推薦」,第一頁的結果卻都是哪邊咖啡廳好吃或漂亮的部落格文章。
表示使用者搜尋這組詞的意圖是想要找到咖啡廳光顧而非加盟,不必爭取這組關鍵字的排名。
確認搜尋意圖之外,關鍵字的競爭程度亦是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競爭太激烈的關鍵字不是好選擇,因為對手太強太多難以排進第一頁、即使好不容易擠進首頁也可能很快就掉下來。
怎麼判定一組關鍵字的競爭程度呢?最簡單的方法是查看搜尋結果首頁是否有一堆廣告。
假如廣告很多,代表這組詞商機龐大或產業本身競爭就很激烈。
例如,搜尋「重考補習班」,最上面的結果全都是廣告,競爭很激烈。
另一組字詞「安親班」的結果就沒有廣告,競爭程度較低。
在選定合適的關鍵字時,搜尋量也必須納入考量。
因為搜尋量越高,代表越多人對此關鍵字有興趣,或者有和此組字詞相關的需求。
因此相對於搜尋量較低的關鍵字,搜尋量高的關鍵字能吸引到的流量會比較多。
此步驟最需要注意的是「字詞的選擇」,因為看似意思接近的兩組字詞搜尋量可能相差甚遠。
最簡單的確認方式就是利用Google Trends搜尋趨勢工具做搜尋量比較。
例如,「咖啡廳」與「咖啡館」雖然意思相同,但由下圖可見,過去一年來「咖啡廳」的搜尋量遠高於「咖啡館」。
因此應該選擇前者「咖啡廳」作為關鍵字操作,而非後者。
事實上,即使確實按照上述三種層面做研究,要找到合適的關鍵字也很困難。
既要搜尋意圖正確、競爭度低、搜尋量又要高,談何容易?
此時,專注在「長尾關鍵字」可以更有效率地找到發展關鍵字排名策略的正確方向。
所謂「長尾關鍵字」指的是帶來主要流量之字詞(短尾關鍵字)以外、加總流量超越主要字詞的那些「關鍵字群」。
「長尾」一詞源自於「長尾理論」這一統計學概念,所以長尾關鍵字其實與「字詞長度」並無直接關係。
即使是字數簡短的關鍵字,也可能屬於長尾關鍵字。
長尾關鍵字有以下幾個特性:
事實上,長尾關鍵字雖然搜尋量較少,但相對地競爭性也較低,所隱含的搜尋意圖也更精準。
另外,在實務操作上,除了可以利用關鍵字工具加以研究長尾關鍵字,還可以試著找出目標關鍵字衍生出來的相關議題以及長尾關鍵字,並使網站內容和該議題產生高度關聯性。
如此一來,當用戶使用長尾關鍵字搜尋時,就有可能會在搜尋引擎第一頁找到你的網站,也就可以替你的網站引進來自四面八方的小流量。
如同小河也能匯成大海的道理,若能好好把握這些小流量,聚少成多仍可帶來可觀的效益。
如同前面所提過的, 搜尋引擎演算法在決定搜尋結果頁排名時,並不只是看關鍵字出現的頻率與密度。
更重要的是內容與關鍵字的實質關聯性,以及內容對使用者來說是否真的有實用性。
因此,一股腦兒的在網站或文章中塞滿關鍵字,非但無法提升排名。
反而還會因為內容沒有價值而被演算法懲罰,導致排名被拉低,或甚至完全搜尋不到網站。
因此,想要提升關鍵字排名,必勝策略就是正確地使用關鍵字,並根據關鍵字撰寫出優質的內容。
什麼樣的內容,才能稱上「優質」呢?所謂「優質」,是從搜尋者的角度出發。
本文在一開始即點出,關鍵字代表的是搜尋者的意圖,也就是想要達成某件事或解決某個疑惑,才會搜尋這組詞。
因此,能高效率解決搜尋者的問題、滿足搜尋者意圖的內容,就是「優質」內容。
不妨回想你平常遇到問題時使用Google的習慣,通常會很直覺性的鍵入關鍵字,並希望馬上就能找到答案、越快越好。
例如如果想知道美國各州州稅的相關資訊,大部分人可能會馬上搜尋「美國 州稅」:
由於Google現在有「精選摘要」功能,甚至不需要點開文章就可以找到資訊。
因此,在經營網站時,應以此為方向,撰寫最清楚、最切合重點、可以最快解決搜尋者疑惑的內容。
例如在介紹美國州稅的文章中,開宗明義的介紹「美國州稅是什麼?」、「美國州稅怎麼算」等,讓讀者快速了解美國州稅相關知識的內容。
除了解決搜尋者的問題之外,優質的內容最好還能夠囊括一個關鍵字所衍生出來的好幾個問題。
如此以來,就可以利用前面提到過的、長尾關鍵字的優勢,獲得來自各種衍生問題的流量。
例如:當搜尋者搜尋「按摩槍」,可能是想了解按摩槍的原理、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如何挑選按摩槍、推薦的品牌或是購買管道等等。
因此在撰寫一篇優質的按摩槍內容文章時,文章如果包含了上述所有主題,無論搜尋者想知道的是哪一個,都有機會可以透過此篇文章,連到我們的網站。
再以登山杖內容文章為例,雖然代購的核心業務是替客戶代買國外的登山杖。
但在撰寫內容時除了介紹登山杖商品本身,還有涵蓋了登山杖構造與材質、如何正確使用登山杖、登山杖的其他應用、清洗與保養的方法等知識性內容,以及推薦品牌與購買管道等所有相關主題。
如此一來,不論想了解哪個登山杖相關的小主題,使用者都有可能會找到我們的網站,進而提高網站流量,甚至達到訂單數增長的效果。
想利用優質的內容提高關鍵字排名,除了需注意精準度切合搜尋者的需求、擴大廣度以囊括所有搜尋者的問題之外。
還要考量自己寫的文章究竟可以帶給讀者什麼價值,而且這種價值特別突出,讓讀者願意來看你的文章而不是別人的?
所以,當一個關鍵字競爭程度高,搜尋結果頁首頁上排名前幾的網站也都有符合上述標準,例如可以解決使用者問題等。
想從中脫穎而出,成為搜尋結果頁面上的第一名,就必須提供給讀者比前幾名對手更多的價值。
實務上,可以使用美國SEO權威網站Moz創辦人Rand Fishkin所提出的「十倍內容法」(10x Content),為你的文章內容創造更高的價值。
所謂「十倍內容法」,是指寫出比現任搜尋結果首頁第一名的網站還要好至少十倍的內容。
當今網路與內容行銷的市場已殺成一片紅海,有部分關鍵字已經有不少對手在競爭搜尋排名。
而且由於進入市場早,也有不錯的內容品質,使得他們的網站在搜尋引擎演算法的機制下,已經累積了一定的權重。
作為剛開始操作SEO的新手,內容只比對手稍微優秀是不足夠的,必須勝過十倍以上,才能彌補甚至勝過對手所佔的先機優勢。
十倍內容法的概要方法,是先瀏覽搜尋結果首頁排名前幾名的網站。
歸納它們的共通之處、已提供讀者哪些好內容,而它們之間又有哪些差異,從中找出你可以改進的點,並撰寫出更好的、屬於你的版本。
Rand Fishkin也提出了十倍內容法的六大準則,幫助你撰寫出比對手更棒的內容:
延續上一段的例子,目前搜尋「肌肉按摩槍」,第一名的結果是某電商網站的討論度TOP15按摩槍產品介紹,文章著重在產品推薦部分,幾乎沒有專家意見,或是肌肉按摩槍的原理等知識性內容。
因此,本站專欄作家Jemmy在撰寫按摩槍文章時,加入了專家(物理治療師、健身教練)對按摩槍的專業見解(原理和正確操作方式等)、親自試用的深度評測與比較。
同時透過專家背書與實測心得兩部分,增加文章的可信度與權威性,創造出與競爭文章有顯著差異性的內容,並提供讀者更豐富而且更實用的資訊。
同樣是「肌肉按摩槍」,網路上不乏有標題寫著「開箱」的部落格文章,但點開之後全篇內容都是廣告文宣、導購連結,根本沒有任何實質開箱評測心得。
像這樣假開箱真廣告的文章就是劣質內容,沒有給讀者帶來任何價值,因此很難在關鍵字排名中獲得好名次。
理解了「優質」的定義之後,便能著手撰寫好的內容。而在下筆之前,還有一些前置作業需要確實做到。
準備好這些事前功課,才能確保文章走在正軌上;避免費盡心思寫完才發現用錯關鍵字、設定錯誤的讀者對象等等問題。
在開始下筆撰寫優質的內容前,必須先做到:
設定主題及關鍵字,這是開始撰寫內容相當重要的第一步。而如同前面所提到的,想要找到合適的關鍵字做設定,就必須先做關鍵字研究。
確保你所設定的關鍵字,其背後的搜尋意圖和你預期使用者來到網站的目的一致,才能吸引正確的對象。
避免選擇競爭程度太高的關鍵字,否則難以脫穎而出;同時,仍要確認你所想的關鍵字有一定的搜尋量,才不會針對沒人搜的字詞白費力氣。
所謂「受眾」,指的就是目標客群。你的文章是要寫給誰看的?你希望吸引到怎樣的人來觀看?
內容寫的再棒再優質,如果讀者都是與內容不相干的人、受眾設定錯誤,那也是徒勞;文章必須要讓對的人看才能發揮相對應的價值。
除此之外,瞄準受眾之後應該要針對受眾調整、客製專屬於他們的內容,好讓你鎖定的對象能夠快速被吸引且了解你想帶給他們的資訊。
假設有意要撰寫一篇按摩槍知識性文章,就應該優先考慮將網站與文章投放在喜愛運動,很有可能會使用按摩槍的人經常瀏覽的社群,例如運動筆記網站。
此外,由於設定受眾是喜愛運動,可能會用按摩槍的普通人,而普通人不會有太多醫學相關知識。
所以在撰寫按摩槍原理的內容部分,就不能太難或太複雜,否則受眾難以理解或跟著執行、就不會想繼續觀看下去。
也就是說,內容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文章內涵,更是取決於讀者是誰,以及針對讀者專屬的呈現方式。因此,設定正確的受眾至關重要。
設定好關鍵字與受眾後,接著要思考,你的內容究竟可以從哪個方面做突破、超越其他對手,給讀者最突出的價值?
就如同前段所提到的,必須深思如何讓你的內容貼近「十倍內容法」的六個準則,進而比其他競爭者的文章好上至少十倍、脫穎而出。
例如,在文章中加入商品實測心得、靠櫃心得或專業見解,就是相當有效的「十倍內容法」策略,能豐富你的文章可信度,為受眾帶來更多實用價值。
藉由關鍵字、受眾及價值,設定好撰寫的方向之後,就可以發想及擬定文章架構。
架構的用意在於幫助你建立出雛型與骨幹,如果不事先架構、想到哪就寫到哪,很容易就偏離前面設定好的那些方向、或是前後文邏輯混亂。
發想架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逐條列點,也可以針對主題畫出心智圖,幫助你釐清和建構出文章的脈絡。
在文章架構中,開頭的引文相當重要,它決定了你的網站跳出率。所謂跳出率,指的是點進網站後、就直接離開的訪客百分比。
美國知名的SEO網站Backlinko針對1千多萬個搜尋結果所做的研究發現,跳出率低的文章在搜尋結果頁的排名通常比跳出率高的還要好。
也就是說,跳出率越低的文章、代表越吸引讀者繼續閱讀;反之,對於跳出率高的文章,Google會判定其內容對讀者沒有用,從而降低該網站的排名。
一個能有效降低跳出率的引文撰寫方法是:BOPP公式(BOPP Formula)。
Backlinko曾提出「OPP公式」,筆者據此強化成進階版的「BOPP公式」,將引文分為四個部分:利益點Benefit、成果Outcome、證據Proof、預覽Preview
舉例來說,假設我經營一個商品攝影教學的部落格,目標受眾是完全的新手。按照BOPP公式,我的文章應該是:
這種撰寫方式也呼應前面所提到過的,優質的內容能夠高效率解決讀者的問題,精準切合讀者所需,讓讀者一看就知道這對他有幫助、進而想要繼續看下去。
前置作業都準備妥當之後,就可以從標題開始動筆了。設立標題時,需要把握住兩個層面:第一,標題與關鍵字的關聯性;第二,標題的吸睛度。
如同前面所提到過的,標題與內文中關鍵字出現的頻率將會影響搜尋結果頁的排名。
因此,必須直接將關鍵字放在標題中,才能抓住被搜尋引擎演算法看見的機會。
除了關鍵字之外,另一個撰寫標題的重點是標題必須要夠吸引人。
例如:「必看」、「必讀」、「必吃」、「某某名人最愛用」、「看這篇就對了」、「新手馬上學會」等等,讓讀者一眼掃過去就想點擊的字眼。
以下是一些在設立標題時,你可以使用的技巧:
因此用問句式的標題,不僅可以直擊使用者心中的那個問題、更暗示著只要點進來就可以馬上得到他想知道的答案。
例:「代購的英文是什麼?」、「EZ WAY易利委客服哪裡找?連買蝦皮也要報關?」。
在標題中加入數字,將你能帶給讀者的內容總結在標題、或強調你的內容所帶來的成效有多強,也是相當不錯的方法。
例:「美國Costco 購物教學!找代購和代運商前你要先知道的五件事」、「【SEO】讓電商流量爆炸成長390%:7 個經典電商網站優化技巧」。
在標題中加入當年的年份,則可以讓使用者知道你的內容是最新的、更有參考價值。
例:「虛擬貨幣懶人包,所有關於虛擬貨幣你該知道的事 2020」
總結以上撰寫標題的技巧,吸睛的關鍵在於:要讓讀者一看你的標題就能知道他點進來後可以獲得什麼樣的價值。
不過,仍要謹記內容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標題吸引人之餘、內容也要言之有物,否則就淪為內容農場了。
在撰寫內文時,需注意文字排版。
假如排版糟糕、讓人難以閱讀,想必讀者也沒有耐心好好停下來看你想傳達的資訊。
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留白與斷行、句子與句子之間(行距)保持適宜間隔、適當的文字大小等等,都是需要仔細調整的部分,以求給予讀者最舒適的閱讀體驗。
另外,還需要考慮你的排版在不同裝置上所呈現給讀者的閱讀體驗。
現今,大部分人都使用手機來上網、閱覽資料,所以在電腦上看起來沒問題的排版,在手機上看起來卻可能密密麻麻,讓人不想繼續看下去。
因此,在撰寫內容時建議不要在同個段落塞太多句子,也要適當的斷句。在手機上呈現才會是適宜閱讀的排版。
使用Google Chrome瀏覽器開啟網頁,按右鍵後點選「檢查」,就能直接預覽文章排版在各種手機上的樣子。
不過,假如你已透過分析工具,確定絕大部分的使用者在瀏覽你的網站時都是用電腦觀看,就應該以電腦大螢幕的排版為重。
除了這些,字型和顏色也必須留意。有些字體是做為藝術或商業文宣使用,不適合長時間及長篇閱讀;
顏色太淺或太亮,易使眼睛疲勞;或是整篇文章花花綠綠、顏色太多,會讓讀者難以集中、也更難抓到重點。
注意,雖然內文中關鍵字出現的頻率很重要,但關鍵字不是出現的越密集、越多次越好,否則可能會被 Google判定為是在「硬塞關鍵字」(Keyword Stuffing)而受到演算法懲罰。
所謂「硬塞關鍵字」(Keyword Stuffing),指的是在文章中刻意而多餘地重複使用關鍵字,導致語句在閱讀上相當不自然。
這是種投機的作弊手段,試圖讓演算法誤認內容有高度關聯性,從而取得好的排名。
以下是硬塞關鍵字的例子,文章中一直重複出現關鍵字「Tiffany蒂芬妮」,會讓讀者覺得讀起來很不自然,像是在不斷重複廢話一樣。
以這種方式撰寫內容,代表東西已不是寫給讀者看、提供讀者價值,而是寫給搜尋引擎看的。
這違背了Google搜尋引擎的核心理念:為使用者帶來實用性,幫助使用者確切解決問題。
在撰寫內文時,加入親身實測或是自創自產的內容,像是開箱文、評測文、商品實拍、體驗的心得文等等,能為你的文章提升更多價值。
這類型的內容,不只網路上的使用者們喜歡看,演算法也喜歡。
因為相較於平鋪直敘的客觀介紹,開箱實測等內容是你的第一手體驗,能夠讓讀者透過你的親身分享,快速且真實地了解一項事物,並且據此來決定是否要購買或使用這項新東西。
也就是說,親自開箱、評測、或心得,對讀者來說很有參考價值,而有參考價值就意味著這些資訊是有實用性的,符合搜尋引擎的核心價值。
雖然要撰寫實測或自產內容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與心力,但整體而言效果非常好,值得付出努力與心血去投資這類型的內容。
下圖中APPLE CARD的開箱實測分享,就是自產內容的好例子。
作者親自申辦,一步步帶讀者認識APPLE CARD的申請流程、特色、使用過程、優點、與台灣其他信用卡的比較等等。
並搭配真實的商品介面圖,以及實際使用刷卡的商店與商品圖,甚至連需要先更新iOS系統才能使用等細節的注意事項也寫出來。
對於想申辦並使用APPLE CARD的讀者來說,這就是一篇從申請過程到實際應用都非常有參考價值的開箱評測文。
除了親身實測外,在內文中引用專家的意見來為你背書,也是提升內容價值的好方法。
引用專業人士的意見,能強化你的內容可信度並增加權威(Authority)。
此處所謂「權威」(Authority)並不僅僅只是指「在某個特定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地位」這種日常生活中對權威這個詞的解釋。
Google演算法會為每個網站打一個「權威性」有多高的分數,並且用此來決定某網站在網路世界中的份量。
例如,針對美國代購這個主題,美國代購公司經營許久的網站,會比路人甲昨天才剛新建的美國代購經驗分享部落格來得更權威。
不僅普羅大眾在瀏覽時感受上是如此,Google演算法也會據其內容與過去在網路世界中的表現評予前者更高的權威分數。
針對內容訪問專家取得權威意見,或是直接找專家來為你的主題寫文章,都是增加可信度與權威的好辦法。
無論是讀者還是演算法,都會更相信你的內容是可靠且有份量的。
例如,下圖中Tiffany蒂芬妮鑽石的專題文章找來珠寶專家分享看法、或是按摩槍的專題文章請物理治療師主筆及健身教練審閱內容,都是透過專業人士來強化內容可信度與網站權威性的好例子。
回想你平常使用搜尋引擎查資料的經驗,當今天有兩個從標題看來內容差不多的文章,你會選擇先看密密麻麻都是文字的、還是附有多張精美圖表整理重點的?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想要看前者、而選擇後者。
事實上,根據美國SEO權威網站Backlinko的研究發現,就算是僅使用一張圖片的文章、排名也比完全沒有任何圖片的來得更高。
如果想要吸引讀者點進來、甚至留在你的網站繼續閱讀,必須適當地搭配多媒體內容。
不只是圖片,視覺化的資訊圖表、影片等,也都是可以應用的多媒體素材。
當有越多人願意點擊並在佇足在你的網站上、而不是馬上跳出去,Google會判定你的網站對使用者來說很有價值,從而提高排名。
不過,需注意這些材料最好都是自製原創,使用他人製作的東西要很小心侵權問題。
在你的內容中加入外部連結(External Link)與內部連結(Internal Link),亦是提升網站排名的重要技巧。
2016年,英國知名的廣告代理商Reboot曾做過一個實驗:架設10個內容幾乎雷同的網站,其差別僅在於其中5個有放上連到權威網站的外部連結、剩下的沒有。
最終,經過長達五個月的觀察,有放外部連結5個網站,都比沒有放的另外5個取得更高的排名。(2020年Reboot又重做了一次,仍獲得相同結論)
由此可見,外部連結確實是影響關鍵字排名的要素之一,因此在文章中加入連到相關權威網站的外部連結,不僅能夠提升說服力與可信度,更有機會拉高排名。
除了外部連結,在你所撰寫的各篇文章之間建立內部連結,也較有機會提高排名。
假設美國購物部落格裡已有「美國代購教學」這篇排名不錯的文章,撰寫「美國代購廠商推薦」新文章時,就可以在「美國代購教學」這篇舊文章內插入新文章的連結──也就是建立內部連結。
這樣做的好處是,已具有一定成效的網頁對Google來說就有一定的權威分數,當舊文章中插入新文章的連結,就像是「推薦」一樣。
透過建立內部連結,已有權威分數的網頁可以告訴演算法一個訊息:「這邊這篇(新)文章也是很不錯的好內容喔!」。
因爲舊文章本身具有一定的權威性,Google自然而然比較容易相信舊文章的推薦,進而提升新文章的排名。
好不容易快寫完文章了!記得在最末段以具有「號召力」的詞句來作結。
結尾最好是能呼籲或動員讀者作出行動的語句,例如「歡迎留言討論」或「歡迎來信詢問」等。
回想一下你使用網路論壇或在網路上購物的經驗,當有兩個主題類似的文章或商品,你會選擇先看評論數多的、還是評論數少的?
當你的文章有很多留言、讀者與你的互動頻繁,意味著有一定的人氣、話題度或是商品詢問度,自然而然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讀者。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發表文章的平台沒有留言功能、或是在別人的網站投稿,此方法就不適用了。
文章並不是寫完了放著就好、再也不管它,是否有定期維護內容亦是影響排名的因素之一。
應該定期檢查的項目主要有以下幾項:
呼應本文一開始所提及的,Google搜尋引擎的核心價值是「幫助使用者快速找到最實用的資訊」。
對使用者來說,過時、落後或失效內容的參考價值理所當然低於最新資訊。
若能給使用者的價值很少,演算法自然也會認定這個網頁不該被優先看到。
因此,網站資訊的新舊程度、內容是否有不斷更新維持,亦會影響排名次序,應該定期檢查與維護。
根據Google官方的定義,所謂「重複內容」 (Duplicate content)簡單來說就是:在不同網址中,出現高度相似、但非抄襲剽竊的內容。
會造成重複內容的情況有下列幾種:
Google在官方說明中已明確表示,除非是抄襲等惡意行為所造成的內容雷同,否則重複內容並不會受到演算法懲罰。
不過,實務上,重複內容的問題仍對SEO有所影響。
Google在判斷搜尋結果頁排名時,會透過多項指標給予網頁權重,權重越高、排名越高。
假如我撰寫一篇SEO教學的文章,重複投稿在多個不同的行銷網站、媒體平台且被刊登。
基於確保使用者的搜尋體驗,Google會過濾掉重複內容,很可能只讓使用者在搜尋「SEO教學」時看到其中一個網頁。
如此一來,就會分散掉每個不同網站被看見的機會。
同時,各項相關指標所產生的權重分數也會被稀釋掉,從而影響排名。因此,應避免產生重複內容、不要一稿多投!
至於上述其他會造成重複內容的情況,屬於程式技術層面的問題,應交由專業的工程師來處理好轉址、語法等設定。
Google已在官方指南中,將「膚淺內容」(Thin Content)列為不當操作之一。
怎麼樣算是「膚淺」?總結官方的解說,「無法帶給讀者任何價值」的網頁會被當成膚淺內容。例如:
要避免膚淺內容,最好的方法是按照前面所提及的各種技巧產出優質文章,創造你獨特的價值、為讀者帶來實用性。
2011年2月,Google開始使用名為「熊貓」的演算法(Google Panda Algorithm)來辨別高品質與低品質內容,並針對後者祭出相對應的懲罰,希望消滅沒有價值的垃圾內容。
會被熊貓演算法清查的有:
一旦被熊貓演算法抓到,Google將會降低這類低品質網站的排名,使得自然流量(使用者搜尋關鍵字後,點擊搜尋結果產生的流量)大幅下降。
嚴重者甚至可能被Google取消索引和收錄,徹底消失在網路世界,再也無法被搜尋到。
熊貓演算法所偵測的核心在於內容的「品質」,而對搜尋引擎來說,「高品質」意味者能帶給使用者實用性價值。
因此,想遠離熊貓演算法的最佳辦法就是持續產出實用、有意義且原創的優質內容。
留心本文所提及的各種技巧與需注意的重點,避免膚淺內容、重複內容、注重內容與關鍵字的關聯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