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本系列文章由 JKL 美國代購團隊編輯,全部內容包含如下:

 

  • 如何買一台適合自己的 DELL 筆電
     
  • DELL 筆電:中央處理器特性介紹
     
  • DELL 筆電:記憶體挑選指南
     
  • DELL 筆電:硬碟選購指南
     
  • DELL 筆電周邊探討
     
  • DELL 筆電家族介紹
     
  • DELL 筆電推薦
     
  • DELL 熱門系列產品:螢幕、工作站、桌機
     
  • DELL 維修與保固
     
  • DELL 電腦購買指南

 

Photo by Pok Rie from Pexels

 

如何買一台最適合自己的 DELL 筆電?

 

DELL 筆記型電腦與 DELL 桌上型電腦的最大差異就在於「可攜帶性」。

現代人無論工作選擇或空間因素,會選購筆記型電腦,不外乎有著「方便好攜帶」和「節省空間」這兩項主要需求。

DELL 筆電在這些需求面上,投入了不少心血在各個產品線中,進行了重量、發熱功耗、續航力、運算能力、資訊安全領域等等改良。

由於筆記型電腦的擴充性不如桌上型電腦,想要擴充零組件,還得看到底行不行、容不容易拆卸與更換。

雖然在這個強調可攜帶性,以輕薄為訴求的時代中,可以自己拆卸的產品種類和數量已經變得很少,但仍然有不少熱衷於 DIY 換零件的玩家族群。

因此 DELL 筆電為了維持一定的保固、維護水準,產品本身也具備一定的可拆性。

 

說到 DELL 筆電零組件,首要三大核心組件分別為:

  1. 中央處理
  2. 記憶體
  3. 硬碟

其他相對次要項目則有:顯示(卡)晶片、螢幕、鍵盤、連接埠數量與種類等。

對於拆卸 Dell 筆電有興趣的讀者,推薦參考並搜尋 ifix 網站上的介紹。例如關於DELL XPS 13 9343 與 9350的電池更換指南一文,就清楚說明了拆卸難度(非常容易)、如何更換電池的詳細步驟等等。

 

DELL 筆電:中央處理器特性介紹

 

DELL 筆電多年來技術不斷的進步,在零組件中,推動整體產品革新的最大功臣,就是中央處理器了。

中央處理器身為電腦的心臟,若在發熱、使用功耗上無法精進,勢必會拖累到 DELL 筆電中的其他零組件,產生像是耗電量高、發熱功耗過強(發熱功耗 TDP,指處理器在跑實際應用程式時,可產生的最大熱量;一般而言TDP越低越省電)等影響。

DELL 筆電也特別注重電池容量、散熱方面,像是使用更大的電池、更大面積的散熱鰭片,藉此加強續航力與散熱效果,確保產品的功能性,與整體耐用度。

在一台 DELL 筆電零組件中,中央處理器可以說是扮演著最關鍵的角色。

近年來,中央處理器在英特爾 (Intel) 制霸筆記型電腦市場的情況下,筆電的核心品質與中央處理器絕對是息息相關。

因此,買一台合適的 DELL 筆電,首先就得要看它的心臟:中央處理器。

小小一顆,卻能決定一台筆記型電腦的產品定位與命運。

 

如何辨識 DELL 筆電中處理器的型號

 

目前主流市場隨著時代進步,中央處理器在前面提到的發熱功耗與耗電量,都有不錯的進步,不過,要如何挑出適合自身所需,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讀者可先參考了解英特爾對於其產品型號命名規則一文,常見的處理器型號種類有:i3、i5、i7、i9,效能由低至高排序。

但它的發熱功耗與耗電量,也同樣是由低至高。

接下來是性能代號後面的數字,以一個簡單例子來看:i7-7500U。

前面的 i7 是性能代號,後面的 7 則表示是第七代;500 則為 SKU 代號(理論上 SKU 越高,效能越好);最後結尾的 U 為「適合行動運算」的版本代號,也就是筆記型電腦所使用的低電壓版處理器

另外還有幾種常見的代碼,像是:Y 系列超低電壓版、H 高效能顯示晶片版、HK 高效能顯示晶片、不鎖頻版處理器等。

 

 

下圖中的 DELL 筆電,Latitude 5400 使用第八代的 U 版處理器,而 Latitude 5401 則使用第九代 H 版。

 

各種規格的「Latitude 5400」搭配第八代 U 版處理器的示意圖(資料來源:DELL 美國官網)

 

各種規格的「Latitude 5401」搭配第九代 H 版處理器的示意圖(資料來源:DELL 美國官網)

 

如何選擇合適的 DELL 筆電處理器

 

直到 2020 年第一季末,英特爾的主流中央處理器發展到「第十代」。

 

產品線新舊製程

 

英特爾因為產品線製程安排的關係,有分為新製程「Ice Lake」與舊製程「Comet Lake」兩種。

Comet Lake 製程延續過去傳統命名規則,如:i7-10710U,而 Ice Lake 則新增了「內建顯示卡等級代號」。

以「i7-1065 G7來說,如前段提到的:i7 是性能代號,數字 10 則是表示第十代,65 表示 SKU,新增的 G7 就是「內建顯示卡的等級代號」。

內建顯示卡等級代號的數字越大越好,目前共分成 G1、G4、G7 三類,分別有 32、48、64 個運算單元。

不過如果在有獨立顯示卡機種的 DELL 筆電上,顯示卡等級代號就不適合這個標準了。畢竟圖形運算主力將會是放在「獨立顯示卡」上。

DELL 筆電產品線在處理器上,依然有保留從第 8 代到第 10 代的處理器,可以讓買家選擇,但真要選起來似乎還是有點眼花撩亂。

 

挑選適合的 DELL 筆電處理器,可先謹記兩個原則。

一、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如果預算無限、且想要採購的 DELL 筆電都在可以任意挑選的情況下,購買第十代處理器機種就會是個比較好的選擇。雖然可能比較貴,但新款處理器在效能與散熱功耗的體驗上也會比較好。

選購便宜的舊款,雖然不能立即享受最新新一代的使用體驗,對想省錢的買家來說反而比較有實質意義 。

 

二、撇開預算考量,挑選合乎自己需求的處理器

 

符合等價交換原則:強大的處理器效能,就代表有更多的散熱功耗。

其實依照自身需求進行挑選,才是聰明的消費者。

 

至於效能到底差多少?怎麼看?有沒有量化資訊?

 

在挑選喜愛的 DELL 筆電機種同時,如果有興趣想要瞭解與參考進一步資訊的話,可以到 cpubenchmark 這個網站 ,參考上面的效能分數(CPU Mark,分數越高越好)來排序。

在 cpubenchmark 網站中,可以看到的處理器種類琳瑯滿目,裡面不只有筆記型電腦使用的處理器,也包含了桌上型電腦、工作站、其他廠牌等各種處理器,一起進行排序。

 

要是覺得資訊太過複雜,令人眼花撩亂,可選擇簡化一點的網站:CPU-Monkey,進行一對一的捉對廝殺比較。這篇以 i7-10510U 與 i7-1060G7 比較為例,除了規格與晶片功能上的比較,它還提供了各項測試跑分比較,最後註明有哪些筆記型電腦使用到這個處理器。

如果要尋找專門針對行動裝置的比較,也可使用 notebookcheck 中的 mobile processor這個比較頁面,裡面有許多詳細的測試跑分資訊可供參考。

但有時候還是會發現查到的不是筆電用的處理器。如果不確定,可以再針對想比較的型號到英特爾或 Supermicro 超微官網自行確認(當然也有些筆電的機種,是主打使用桌上型電腦的高效能處理器為訴求)。

 

此外,mobile processor 這個網站有不同種的跑分項目可供排序查詢,這些測試頁面的資訊的來源多半為各方網友提供,雖然難免會有誤差產生,但在處理器的性能比較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需要的人不妨嘗試看看。

 

DELL 筆電之記憶體選購指南

 

選購 8GB 以上的 DELL 筆電機種

 

如果要購買一台用起來舒服的DELL筆電,以文書機來說,建議至少挑選記憶體 8 GB 以上的機種。

儘管有些機種便宜,如 Inspiron 14 3000,處理器是相較 i3 又低一階的 Pentium Silver 系列,但使用的記憶體只有 4 GB,這意味著什麼呢?

以一般一台安裝好的常見作業系統 Windows 10 來看,在什麼都不做的情況下,記憶體使用量就會佔去大約 1.5 – 2.6 GB。

這表示如果記憶體只有 4 GB,光是完成開機,帳面上可使用的記憶體就只剩下 2.5 – 1.4 GB 而已了。

Windows 10 為確保系統能正常運作,當然不會等到記憶體都被榨乾然後當機,因此整體大概用到 3.6 – 3.9 GB 這個極限區間,就不會再上去了。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會有使用者發現,記憶體明明還有剩一小塊能用,卻怎麼都用不到全滿的原因,在這個情況下,操作起來就很可能容易卡卡的。

下圖為 Windows 10 剛安裝完成,剛開完機的記憶體使用狀況。

 

圖為 Windows 10 安裝完後的系統資源截圖(資料來源:本站測試)

 

在買了 DELL 筆電之後,勢必會慢慢開始安裝一些辦公、通訊軟體、網路瀏覽器、生產力相關等軟體,有的軟體在安裝之後,會預設在開機時就自動啟動,因此可用記憶體將隨安裝軟體與使用習慣,有著不同程度的減少。

如果要享受完美的使用體驗,卻選購只有 4 GB 記憶體的 DELL 筆電,那麼挑戰性就會很高。

根據 Statcounter 的調查,當今市占率第一的瀏覽器 – Chrome ,在完全不安裝任何擴充套件也不開啟任何網頁下,使用記憶體就大概要花掉 100 MB,更不用說開啟更多網頁還會耗掉更多的記憶體量。

 

圖為 Chrome 瀏覽器的系統資源截圖(資料來源:本站測試)

 

可以看到,在開啟 Yahoo 新聞的一個分頁,而且沒有安裝任何擴充套件的使用情境下,就耗費了大約 340 MB 的記憶體資源;如果打開更多分頁、網頁,要使用的記憶體量勢必又會水漲船高。

 

圖為 Chrome 瀏覽器開啟 Yahoo 新聞的系統資源截圖(資料來源:本站測試)

 

可以看到,只有 4GB 的記憶體扣除必要的資源之後,只剩 2.5 – 1.4 GB 的情況下,確實很有可能不夠作為日常筆電使用。因此,在選購 DELL 筆電的時候,建議的記憶體大小至少要落在 8 GB 或以上的機種比較好。

雖然現在多數主流 DELL 筆電已經都是 8 GB 記憶體,但在下單選購時,還是建議多加留意一下不同的規格。

 

 

當然,還是有人會問,記憶體到底該買多大才好,8 GB 真的夠用嗎?

記憶體就跟房子一樣,大一點比較好,雖然不知道哪天會用到,但不夠用時造成卡頓還真的要人命。

如果購買 DELL 筆電只是用來上網或者純文書處理,8 GB 算是很剛好;如果因為使用習慣,常常要開啟許多網站分頁瀏覽、或使用影像編輯軟體等,那就建議使用 16 GB 會比較合適;如果有軟體開發或建置虛擬測試環境需求,那麼選擇 32 GB 記憶體會是更好的做法。

當然,這一切端看每個人的使用習慣而定,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

 

可以擴充記憶體的 DELL 筆電判別

 

如同前面提到,採購時也可多加留意所選擇 DELL 筆電的「擴充性」到底好不好。

要確認記憶體能不能進行升級擴充,最簡單的判斷方式,以 DELL 筆電 Vostro 5490 來看,可藉由觀察該產品在記憶體 (Memory) 的欄位有沒有出現像這樣的字眼:

8GB,4Gx1 + 4G onboard, DDR4, 2666MHz
8GB, onboard, DDR4, 2666MHz
16GB (8Gx1 + 8G onboard), DDR4, 2666MHz

如果出現以上類似描述,就可以推測這台 DELL 筆電會有擴充一條記憶體的插槽空間,而主機板上就是已經內建了 4 GB,或者 8GB 的記憶體。

 

圖為 Vostro 5490 產品記憶體欄位描述示意圖(資料來源:DELL 美國官網)

 

更多記憶體支援細節內容,可以參考 DELL 筆電官網中的設定與規格指南(Setup and Specifications),上面有著非常詳細的說明。

如前面提到 Vostro 5490 這台 DELL 筆電的記憶體,在設定與規格指南內,描述了記憶體時脈、最大與最小記憶體支援、記憶體搭配組合 … … 等等各項詳盡的說明。

 

如何進入 DELL 筆電的設定與規格指南(Setup and Specifications)查看記憶體相容性與規格?

 

首先從進入官方支援的網站中 https://www.dell.com/support/home/us/en/04/,接著在搜尋列中輸入想查詢的主機型號(輸入時會發現有點卡,因為它會同時進行即時搜尋所輸入的型號),輸入完畢後,點選想查詢的機種。

 

搜尋產品型號示意圖(資料來源:DELL 美國官網)

 

接著選擇下方橫向導覽列中的說明文件(DOCUMENTATAION),點選其中的 XXX Setup and Specifications 就可以了(XXX 為想查詢的筆電型號)。

可以選擇檢視 PDF(View PDF)或檢視頁面(View Page)線上瀏覽,再從左方導覽列中,點選 Memory(記憶體資訊),就可以看到記憶體的詳細資訊了。

搜尋到產品後選擇 DOCUMENTATION:

搜尋到產品後選擇 DOCUMENTATION 示意圖(資料來源:DELL 美國官網)

 

選擇 Dell Vostro 5490 Setup and Specifications 中的 View Page:

 

(資料來源:DELL美國官網)

 

選擇 Memory 選項:

 

(資料來源:DELL 美國官網)

 

記憶體資訊示圖(資料來源:DELL美國官網)

 

DELL 筆電可不可以進行升級呢?

 

想知道能否升級,可以從「Memory Slots」這個欄位中看出一些蛛絲馬跡,如這台 XPS 13 9300 的設定與規格指南,上面顯示 Onboard memory,意思就是這個機種記憶體已經內建於主機板上,無法升級。

因此在進行選購時就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決定好要買多大的記憶體,畢竟此機種記憶體在日後若需要擴充,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機會的,而且在後續使用方面,記憶體如果損壞,也必須連整片主機板一起維修。

 

XPS 13 9300的記憶體資訊示意圖 (資料來源:DELL美國官網)

 

為什麼 DELL 筆電有些機種可以進行記憶體擴充,有的卻不能?

 

因為筆記型電腦漸漸以輕薄為訴求,有時就得在擴充性上做出一些犧牲。

當然,市面上也有一些看起來不怎麼輕薄的筆記型電腦,卻將記憶體設計為不可更換,目的不外乎是避免消費者自行不當更換記憶體,造成損壞或系統不穩的情況發生,另一層面則是將記憶體利潤留在廠商自己手上。

 

如何擴充與更換 DELL 筆電記憶體

 

假設今天入手了一台新的 DELL 筆電,想要更換記憶體時該怎麼辦?

其實除了在購買前,留意前面提過的查詢產品設定與規格指南以外,另一作法則是查看 DELL 筆電的維修手冊 (Service Manual),上面會說明如何拆卸與安裝記憶體模組。

 

Vostro 5490 Service Manual 示意圖(資料來源:DELL 美國官網)

 

展開左方欄位的 Removing and installing components(拆卸或安裝組件),再展開Memory modules(記憶體模組),就能看見「如何安裝記憶體模組」與「如何移除記憶體模組」,步驟十分詳盡,按圖索驥即可拆裝。

 

Vostro 5490 Service Manual示意圖(資料來源:DELL 美國官網)

 

萬一還是看不懂 DELL 筆電官網的說明的話,可以搜尋關鍵字,找看看有沒有拆解圖文說明、或者相關影音教學。

以 Vostro 5490 為例,搜尋 Vostro 5490 + “memory upgrade”(記憶體升級)或 Vostro 5490 + “disassembly”(拆卸)等類似關鍵字,就可以看到熱心網友拆解主機的相關心得影片

另外,在決定自行更換 DELL 筆電的記憶體前,還要確認規格是否有符合官方所需,而在搜尋時,也有機會找到一些記憶體大廠,如美光,會直接提示他們的記憶體產品相容於 Vostro 5490。

 

Vostro 5490 Service Manual示意圖(資料來源:美光官網)

 

這時可以記下想擴充的記憶體型號,搜尋看看哪邊買的到,哪邊比較便宜,也有的記憶體廠商很貼心,會跟你說哪個通路可以買的到,還會一併列出參考。

不過在進行這些事以前,請先記住:自行擴充、更換的記憶體原則上不享有 DELL 筆電官方的保固,甚至有可能在出問題時,主機會被判定是人為損害。

畢竟這屬於使用者自行加上去的設備,所以如果對於本身的技術與風險承擔有一定認知與把握,自己 DIY 才不失為一個樂趣。否則選購 DELL 筆電時,記憶體方面還是花點錢,一次滿足未來所需比較保險。

 

DELL 筆電的硬碟選購指南

 

要購買 DELL 筆電,決定了處理器、記憶體後,下一步就是決定硬碟容量與類型了。

很多剛入門,比較不熟悉的朋友,有時會把記憶體與硬碟容量搞錯,而發生以下情境:發現電腦變慢,指著硬碟容量畫面說:「我空間還剩下很多呀!」「怎麼會變慢呢?是不是電腦壞了?」

其實這多半是因為記憶體不足造成,而非硬碟空間不足。當然,這個時代固態硬碟 (SSD) 普及,而固態硬碟的空間在使用到一定程度後,的確就會造成電腦速度變慢,但元凶是記憶體問題的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

目前市面上筆電主流使用的硬碟,大概可分成以下幾類,第一大類為傳統型的硬碟 (HDD),第二大類則為固態硬碟 (SSD),另外還有一種叫做混合碟的硬碟,顧名思義,混合碟分別取用了傳統硬碟與固態硬碟的長處,並捨去掉部分的缺點。

 

DELL 筆電硬碟的種類

1. 固態硬碟 (SSD)

 

使用固態硬碟 (SSD) 的 DELL 筆電,優點在於其使用快閃記憶體模組 (NAND Flash),因此在功耗上的表現,會比傳統型硬碟 (HDD) 還要更好,具有讀寫速度快、延遲性低等優勢,而且因為沒有碟盤與讀寫頭的關係,還有抗震動、無讀寫噪音等特點。

缺點就在相對於傳統硬碟,固態硬碟的單價高、硬碟空間每 GB 的成本都比傳統硬碟貴。而且因記憶體特性關係,有所謂的寫入次數限制(但真的要靠寫入次數上限用到壞,一般人正常使用下也很難達成就是了)。

另外,產品損壞時,固態硬碟有著資料難以挽回的特性,不如傳統硬碟有較高的機會能將資料救援回來,真的不幸壞了,只能盡可能找可靠的資料救援公司協助。

 

2. 傳統硬碟 (HDD)

 

傳統硬碟 (HDD) 由於已有非常多年的發展歷史,產品成熟度上相對高很多。

優點是單位成本低、市場與產品成熟,而且傳統硬碟發生故障損壞時,相對於固態硬碟更容易救援資料。

缺點則是因為有機械結構的關係,對震動容忍度、讀寫效能等相對較差,讀寫時的功耗,也比一些固態硬碟高。

 

3. 混合硬碟

 

所謂的混合硬碟,是在傳統硬碟上增加一塊固態硬碟的模組作為快取區域,其原理為:將常使用的程式或檔案暫存起來在固態硬碟中,等待下次讀取,到時從固態硬碟取出的速度就會快了。

但混合硬碟真的有這麼美好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這篇專業的測評文

大部分的狀況下,會使用混合硬碟,無非是想要同時擁有固態硬碟的速度和傳統硬碟的容量,如果買來的 DELL 筆電中只有一個 2.5 吋的空間可放置硬碟,那很可能就是使用混合碟的好時機。

過去 WD(威騰電子)曾推出 Black2 Dual Drive,一款「不混合的混合硬碟」,內建 120 GB 的固態硬碟與 1 TB 的傳統硬碟,只是由於單價高,沒有再推出後繼機種。

當然,也有些 DELL 機種可以支援同時放置兩種硬碟,像這台 Costco 所販售的 DELL 筆電 Inspiron 17,就同時擁有 2.0 TB 傳統硬碟與 256 GB 的固態硬碟可以使用,可以說是魚與熊掌兼得的一個案例。

 

Costco 販賣的雙硬碟機種示意圖(資料來源:美國 Costco 官網)

 

一般而言,固態硬碟因為容量比較小,會用來安裝作業系統跟儲存常用的應用程式,其餘檔案、資料、音樂、影音 … … 等等,會放到單位成本較低的傳統硬碟中;

遊戲的部分則見仁見智,畢竟現在筆電的傳統硬碟,如果沒有特別挑過,多半會使用 5,400 轉的機種,以節省電力耗用,但同時也犧牲了一些讀寫效能,因此遊戲程式放在傳統硬碟裡的讀寫速度,還是會比放在固態硬碟裡稍差一點。

最後還是別忘了前面處理器篇所說的,凡事都是等價交換原則,增加了一顆傳統硬碟,也代表所選購的 DELL 筆電重量勢必會再增加一些。

一顆硬碟重量以 WD 的藍標 2.5 吋為例,大約會多出 100 公克左右的重量,而要想擴充安裝硬碟,DELL 筆電本身也得需要擁有此空間與插槽可以用才行。

 

DELL 筆電上固態硬碟 (SSD) 的種類

 

接著來討論,如果要自行更換 DELL 筆電上的固態硬碟,需要知道哪些資訊?

 

固態硬碟介面

 

目前固態硬碟可分為兩大介面種類,一種為傳統的 SATA 介面,會以 2.5 吋硬碟為主;另一種為 M.2 介面,以固態硬碟為主,且介面比較多樣化。

這邊有篇 DELL 官網針對 DELL 筆電的 M.2 介面說明。

M.2 旗下有 SATA 與 PCIe 兩種介面, SATA 與 PCIe 分別為一種電腦匯流排 (Bus),指的是電腦組件間規格化交換資料的方式,如同在主機板(Mother Board)這座城市裡公車的作用,按照固定行車路線,運輸來回不停運作的位元 (bit)。

固態硬碟也有分成支援 M.2 SATA 與 M.2 PCIe 這兩種介面的版本,固態硬碟若使用 M.2 SATA 介面,其速度與使用傳統 SATA 的固態硬碟相去不遠,若使用 M.2 PCIe 介面,那麼速度會比較快。

 

固態硬碟插槽腳位

 

M.2 的插槽腳位分有 A、B、E、M Key。B/M Key 為 SATA 或 PCIe x2 使用,M Key 則是PCIe x 4 使用,介面傳輸速度由快到慢,依序為:M.2 M Key 固態硬碟 > B/M Key 固態硬碟 > M.2 SATA固態硬碟;

另外,這些插槽腳位當然不會只用在固態硬碟介面上,例如 A/M Key 就多半用於 DELL 筆電的 WiFi 晶片、藍芽等裝置。

 

固態硬碟長度

 

M.2 固態硬碟的長度也有所區別,以 M.2 2280 為例,2280 這四位數表示寬度 22 mm、長度 80 mm。如果想參考其他資訊,可見這篇文章。

 

固態硬碟顆粒

 

從DELL筆電固態硬碟本身的顆粒演進來看,SLC、MLC、TLC、QLC 四種固態硬碟的NAND(快閃記憶體的技術規格之一)顆粒,單元儲存成本依序逐漸降低,但其耐用性卻也是逐漸下降。

這是顆粒本身特性,為避免這類情形,固態硬碟廠商所採用的應對手段有許多種,如:控制器的搭配組合、韌體的調教 … … 等作為,皆可優化使用壽命。

現在在主流市場可見到的固態硬碟顆粒有 MLC、TLC、QLC,其中 TLC 相對常見,如果是狂熱玩家,可針對自身需求採購合適的固態硬碟,對 DELL 筆電進行改裝,當然還是得說,改裝的風險多半以消費者自行承擔。

 

選擇 DELL 筆電上的固態硬碟 (SSD) 與注意事項

 

DELL 筆電 Latitude 5500 客製化固態硬碟選擇示意圖(資料來源:DELL 官網)

 

在選購DELL筆電的時候,可以發現如上圖 Latitude 5500 這台機種,硬碟可選擇傳統 2.5 吋的 7,200 轉硬碟,也能選擇使用多種不同類的 M.2 固態硬碟,價格由低至高、由左至右排序。

傳統的 2.5 吋 500 GB 傳統硬碟最便宜,最貴的則是 M.2 1 TB PCIe 固態硬碟。

眼尖的讀者應該會發現,為何固態硬碟會出現 Class xx 的字眼?

 

根據DELL官方討論區這篇文章指出,Class後方的數字指的是固態硬碟的等級,數字越高越好,10-30 屬於 SATA 的範疇,40、50 則是屬於 PCIe 的範疇,其中 30 與 50 適用於 DELL 筆電 Precision產品線上,越高階的連續讀寫與隨機讀寫數值都越高。(討論區中資料已有些年分,暫時做為參考用即可)

另外,圖中的 Class 35,根據 Latitude 5500 官網中客製化頁面指出,它屬於 PCIe 的範疇,字面上相對於 Class 40 明顯低一階,價格也相差了 $80.85 美元。

 

要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固態硬碟,一樣取決於自身使用DELL筆電的情境。

平時以文書處理為主,不追求速度,又有預算上的限制,可考慮傳統硬碟;若對於速度有要求,可選擇 Class 35 的固態硬碟再配上合宜的硬碟大小即可;如預算充裕又想追求高效能,則不妨選擇 Class 40 的固態硬碟。

此外,這裡有個使用上的小建議。儘管我們相信 DELL 筆電所使用的固態硬碟都有一定水準,但為了有較佳的固態硬碟使用體驗與產品壽命,不要將硬碟使用到滿。

因為固態硬碟有「放大寫入」的特性,因此製造廠商會以「預留空間(OP)」的方式來因應,報告中指出,若在密集型寫入的使用環境下,較多的 OP 有助於提高表現;英特爾的這篇報告也指出 OP 的好處,理論上固態硬碟製造商都會預留 OP,多寡不一,Seagate(希捷科技)的 OP 介紹文也提供了相關論證。

總體而言,若預留空間不足,使用掉過多的固態硬碟空間,長期下來容易降低耐用度與效能,因此,與其去猜測廠商留下多少 OP,不妨靠自己預留下可用空間比較實際。

舉例來說,購買的 DELL 筆電固態硬碟空間如果是256GB,建議使用到 70 %(即 179 GB)左右,就不要繼續存放資料進去,一方面確保最佳體驗效能,另一方面也能延長使用壽命。

 

最後,到底該選多大的固態硬碟才好?

由於目前 DELL 筆電多半以固態硬碟為主,若僅是單純文書使用,且有相當預算限制,選擇 128 GB 就足夠使用了,格式化後的可用空間,保守估計剩下約 120 GB,再計算 70% 的安全使用空間,大約有 84 GB ,再扣除全新安裝完成的 Windows 10 使用空間(約 15 – 20 GB),總共剩下 64 – 69 GB 的可用空間。

64 – 69 GB 如果只是以存放文件檔案為主,輕量使用還算是足夠,但若能選擇 256 GB 的固態硬碟,使用上當然會較無顧慮。

如果空間還是不足,可以考慮使用雲端空間、或者外接式的 USB 硬碟搭配使用,在應用彈性上會比較好。

固態硬碟如果要用於長期存放容量大的影音檔或圖片,對空間利用率而言,性價比相對傳統硬碟較低,選擇前建議做好評估。

 

選擇 DELL 筆電上的傳統硬碟 (HDD) 與注意事項

 

由於固態硬碟的崛起與普及,現階段的傳統硬碟,在用途上慢慢成為以資料儲存為主的角色定位。

如這台 DELL 筆電 Precision 5540 行動工作站,客製化中的第二顆硬碟就以使用傳統硬碟為主,若想在讀寫應用方面有好一點的體驗,可選擇效能較佳的 7200 轉傳統硬碟,雖然耗電上也會比 5400 轉的硬碟略多,但 Precision 產品線定位為行動工作站,對於主機運算效能所要求的程度,相對高於電池續航與重量要求。

 

DELL 筆電 Precision 5540 客製化硬碟選擇示意圖(資料來源:DELL 官網)

 

可擴充硬碟的DELL筆電識別與擴充方式

 

和 DELL 筆電的記憶體擴充方式一樣,可以先參考 DELL 筆電官網設定與規格指南 (Setup and Specifications) 當中的 Storage 規格與維修手冊 (Service Manual) 文件。

以 DELL 筆電 Latitude 5500 與 Precision 5540 為例,可以發現 Latitude 5500 的硬碟規格寫得比 Precision 5540 明確一點,至少有將介面比較細節的資訊列出,在採購時比較不會買到錯誤的介面。

從 Latitude 5500 資料中可得知規格為 M.2 2280 PCIe Gen 3 x 4 NVMe,最大容量可以到1TB,而 Precision 5540 只寫到 M.2 NVMe PCIe SSD Class xx 與 2.5 吋 SATA 傳統硬碟,相較起來,可以參考的資訊就少了很多。

 

DELL 筆電 Latitude 5500 硬碟規格示意圖(資料來源:DELL 官網)

 

DELL 筆電 Precision 5540 硬碟規格示意圖(資料來源:DELL 官網)

 

不過要注意的是,Precision 5540 在手冊中提到,要使用 3 Cell 56 WHr,意指串連三個電池芯,每小時消耗功率 56 瓦的狀況下,才可安裝 2.5 吋硬碟,若要進一步確認此資訊,可以透過搜尋引擎找找看有沒有其他訊息可以參考。

如 Laptopmedia 這個專門介紹筆電的網站,可以找到想改裝或購買的 DELL 筆電相關資訊,如這篇說明了 Precision 5540 的一些規格,並附有 Youtube 拆機影音說明如何拆解,可以在購買前或拆機前先有個底。

而根據 Laptopmedia 提供圖片可看出,Precision 5540 如果想要搭配 2.5 吋傳統硬碟,使用的 SATA 介面就會需要有一組轉接器,在改裝的時候務必注意,要上網找找看,並額外購買連接線

至於固態硬碟部分,美光也有提供相關解決方案,不用擔心相容性問題。

 

DIY 玩家換 DELL 筆電固態硬碟都注意什麼

 

本案例為國外一個 Reddit 網友,想要將自己的 DELL 筆電 XPS 13 9300 升級固態硬碟,將容量大小從 256 GB 升級到 1 TB,不料卻發生了一場悲劇。

根據 XPS 13 9300 官方的設定與規格指南寫到,M.2 2230 與 2280 的固態硬碟可以二選一使用,其中 256 GB 的規格為 M.2 2230,從 DELL 筆電官網買 XPS 13 9300,在選擇固態硬碟大小時,可額外支付 $150 美元,將 256 GB 升級到 1 TB,或許該名網友想使用指定規格的固態硬碟,自行決定更換成 $200 美元的 1 TB Samsung 970 EVO Plus 固態硬碟,沒想到卻遇上了亂流。

原因在於 256 GB 的 M.2 2230,它的 Heat Shield(隔熱蓋)與 2280 固態硬碟不合,所以就不能使用了,必須要完成一些改裝才可以。

如果原本使用 2280,或一開始就購買 512 GB 以上的機種時,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內文給出了幾個解決辦法,與安裝完成後如何復原、讓新的固態硬碟最佳化使用的方式,分享了許多值得在更換固態硬碟前、後參考的觀點,這些都是自己在 DIY 時需要多加留意的部分。

當然,非 DIY 狂熱的一般使用者,就不用管這麼多,選好 DELL 筆電機種之後,如果還想要客製化規格,就用原廠提供的客製化選項就好,風險低但仍然保有一定的選擇性,也是一個不錯的作法。

 

DELL 筆電的其他周邊探討

 

DELL筆電連接埠與擴充HUB探討

 

由於DELL筆電越做越輕薄,許多機種的連接埠也相對減少,若要使用則需由外部的擴充座、轉接器進行擴充。

XPS 13系列為例,為了追求輕薄,僅提供兩組Thunderbolt 3的連接埠(Thunderbolt是由英特爾發表的連接器標準),除非你不打算連接任何投影機、螢幕,也不使用任何USB外接設備,只使用無線網路進行資料傳輸,否則勢必得添購對外的USB或Thunderbolt 3擴充HUB,以供連接使用。

 

XPS 13連接埠示意圖 (資料來源:DELL官網)

 

定點使用上,如預算高一點,可考慮Dell Universal Dock – D6000擴充基座;預算少一點,則可考慮他的雙胞胎弟弟Dell Docking Station – USB 3.0 (D3100),或者VisionTek VT1000擴充基座也可列入考名單。

若要攜帶方便與預算考量,則可以考慮使用這種type c的擴充HUB做為外出攜帶時使用。

只是額外攜帶一個裝置,有時難免感到不方便,而且也成了DELL筆電中一個額外的支出項目。

因此在選擇DELL筆電時,除了前面所敘述的處理器、記憶體、硬碟三大重點外,還需特別考量到欲購入之DELL筆電機種,連接埠是否足夠日常使用與其使用頻率的問題。

 

Dell Universal Dock – D6000擴充基座示意圖 (資料來源:DELL官網)

 

一般DELL筆電的連接埠可大致分為幾個使用類別:USB使用,螢幕輸出使用、上網使用、充電使用、其他。

USB使用目前又有幾大類介面規格,常見於DELL筆電上的規格有為USB2.0、USB3.1 Gen1、USB3.1 Gen 2 ……等各種令人眼花撩亂的USB系列,若搭配Thunderbolt介面,則會是較常出現在DELL筆電高階機種的Thunderbolt 3

而螢幕輸出常見的介面有:傳統類比VGA埠、數位化HDMI埠、Mini DisplayPort等;上網使用的為有線網路RJ-45埠;

充電使用部分,有的機種介面已使用USB Type C連接埠,用USB PD(USB Power Delivery,是USB開發者論壇發布的USB充電標準與技術)進行充電,有的機種仍保有自己的充電接孔;其他部分則為SD記憶卡、讀卡機、SIM卡等裝置。

 

DELL筆電USB埠簡介

 

DELL筆電中的USB依據不同機種有著不同數量、介面。目前主流介面以USB 3.1以上的Type A、Type C兩者為主,另也有使用USB2.0埠的機種。

Type A就是我們一般常見的USB標準接孔;Type C則是新制定的接孔規格,優點為使用時正反兩面都可以接入,且傳輸速度快,新推出的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已漸漸增加或採用Type C規格。

2015年USB-IF (USB開發者論壇)公告,將USB 3.1更名為USB 3.1 Gen2,而原本的USB 3.0更名為USB 3.1 Gen1。USB介面系列的傳輸速度依序為:USB 3.1 Gen2(原USB 3.1) > USB3.1 Gen1(原USB 3.0) > USB2.0。

後來因為版本規格過於混亂,USB-IF統一將USB歸納成2.0與3.2,原本的3.1 Gen1與Gen2都納入3.2之中,然而舊稱已經流通市面一段時間,市場上的產品標示大多還是以舊稱為主。

 

USB各版本歸納示意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對USB有了初步的認知後,可以發現,在選擇DELL筆電時,一般常見機種通常會配置至少2個USB 3.1 Gen1的接孔,有的接孔還會有USB PowerShare(提供外部裝置充電使用),與USB 3.1 Gen1或Gen2的Type C接孔,而有些DELL筆電機種的Type C接孔也會出現使用Thunderbolt 3的情形。

例如DELL筆電中的Latitude 5401,就具備三個USB 3.1 Gen1 的Type A接孔,其中一個可以支援Powershare;另外還有一個能支援PD(Power Delivery)的Type C接孔。

 

Latitude 5401連接埠示意圖 (資料來源:DELL官網)

 

如果是一般文書用途,就無須大量外接如隨身硬碟、有線鍵盤、有線滑鼠等會長時間外接於DELL筆電上的裝置,另外,若以藍芽系列裝置或擴充HUB取代,亦可達到節省USB連接埠使用量目的。

 

DELL筆電螢幕輸出埠簡介

 

現在螢幕、投影機等裝置,使用HDMI介面的比例日趨增加,而比較早期一點的螢幕或投影機機種,仍有提供或只能使用VGA介面。

HDMI:高畫質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VGA:VGA端子,Video Graphics Array connector

HDMIVGA兩者介面差異主要在於:前者為數位訊號,後者為類比訊號;HDMI可以一併傳輸音訊,VGA則無法,需額外連接一條音源線才可輸出聲音。

 

目前多數的DELL筆電多半有HDMI接孔,且是以常見的Type A為主,VGA則僅保留於少數產品上。如果只有HDMI接孔,但碰上必須使用VGA輸出的情境,可以購買轉接器來解決,如HDMI轉VGA的轉接器,或USB轉接器

HDMI也有分版本,目前最新版本為2.1,在DELL筆電中常見的HDMI版本,依機型、產品定位,以1.4-2.0為大宗。

各版本主要差別在於對訊號內容的承載頻寬,越新的版本頻寬越大,但並非越新越好,還需要能支援或擁有該版本特性的連接裝置或連接線材。

以一般日常使用FHD螢幕,甚至4K畫質螢幕,使用HDMI 1.4其實已經綽綽有餘,而2.0版也能向下相容1.4版,不必擔心新舊相容問題。

 

另外,還有一種影音用的埠,與HDMI一樣是使用數位訊號,名為DisplayPort,簡稱DP。

此接孔另有一種適用於攜帶型裝置的,較小巧的形式,名為Mini DisplayPort(Mini DP),以這台Dell G7 15 Gaming Laptop為例,如使用顯示卡RTX 2060以上,就支援使用Mini DisplayPort。

 

DELL筆電網路、電源與其他簡介

 

  • 網路

DELL筆電中,除了以輕薄為訴求的7000系列,與一些小尺寸類的機種以外,一般機種多半都會有RJ-45網路孔可供使用,如果沒有此網路孔,卻需要使用的話,如前所述,購買一個USB轉接器即可。

而在遊戲用的筆電中,則會特別強調其網路晶片與眾不同,如這台Dell G7 15 Gaming Laptop,使用Killer Networks E2500V2,以高效能的網路處理為訴求,確保遊戲期間不會LAG(延遲)。

 

  • 電源

DELL筆電在電源部分,除了超輕薄機種會以USB Type C作為供電來源之外,其他多半都會以獨立電源接孔連接變壓器的方式作為電力來源。

另外依照機種的不同,會提供內建DVD光碟機、記憶卡插槽、SIM卡插槽與智慧卡讀卡機等功能,如果有特殊需求,可以選擇加購使用。

綜合上述,就會發現許多看似不重要的小細節,都或多或少造成了使用上的差異。

 

比較極端的例子如DELL筆電中的XPS機種,為了追求輕薄,XPS犧牲了對外連接埠,因此都得靠額外的擴充HUB達成外接,反而在攜帶上相對造成麻煩。

整體而言,DELL筆電除了以輕薄為訴求的7000系列機種外,多半對外接埠都還算完整,原則上以2-3組USB 3.1 Gen1,配上HDMI、RJ-45網路孔各一組,就足夠應付日常所需了,建議大家在挑選時多留意,可以節省一筆購買擴充HUB的費用。

 

DELL筆電顯示卡選購簡介

 

針對有繪圖美工或遊戲需求的客群,DELL筆電也提供了強悍的筆電專屬顯示卡。

DELL筆電具備顯示卡的機種,主要以G系列、Alienware、Precision這幾條產品線為主。

Precision主打工作站需求,使用NVIDIA QuadroRadeon Pro專業級顯示卡;G系列Alienware這兩條產品線則是以遊戲為訴求,使用以NVIDIA® GeForce® GTX與NVIDIA® GeForce® RTX 為主要顯示晶片。

遊戲晶片中的RTX 20系列,根據官方部落格這篇文章指出,RTX 20系列使用新款Turing(圖靈微架構)架構GPU(圖形處理器),加強了畫面中的光線照明效果,例如陰影、折射、反射、全域照明等,讓遊戲的畫面看起來像電影一般逼真。

而在晶片價格上,由於產品新推出,售價相對較高。

 

在效能部分,notebookcheck中也有提供了Laptop Video Graphics Cards – Benchmark List天梯表,可以做為效能參考使用。

原則上顯示卡更可以說是一分錢一分貨,若有極高的效能需求與足夠預算,則可以考慮入手搭載RTX2080晶片的機種;若預算有限,也不強求遊戲畫面的品質,GTX1650或GTX1660Ti其實就足夠應付一般遊戲所需。

 

當然,有的DELL筆電所使用的顯示卡不在前文所述,例如可在Vostro產品線中看見的NVIDIA GeForce MX250,或者搭載超微(AMD)顯示卡的機種。

搭載NVIDIA GeForce MX250的DELL筆電,顯示卡定位比較不同,若以整體效能而言,NVIDIA MX系列定位為入門級的產品,主要用來提供一些有GPU會更流暢的使用情境,像是簡單剪接一下影片、輕度3DS Max(三維計算機圖形軟體)等。

這篇文章就在討論MX250是否能使用3DS Max,答案是可以的,作為臨時用途,或者玩輕度遊戲的表現都不差,至少比處理器內建的顯示晶片好。

但若是遇上對效能等級要求較高的遊戲或軟體,執行起來就會比較吃力。這邊有一篇MX250 vs GTX 1050 Mobile vs NVIDIA GeForce GTX 1050 (Desktop)的性能對照文,就GTX 1050的部分來看,可以發現以下兩點:

 

一,現今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的顯示晶片,素質已可說旗鼓相當。

 

二,MX 250與GTX 1050相比,雖仍有一段落差,但再怎麼樣的落差,效能還是比處理器內建的顯示晶片好了不少,其原因可參考這篇:處理器與MX250、MX230的比較

 

整體而言,搭載NVIDIA GeForce MX250的DELL筆電,在效能上雖比不上GTX遊戲主流的晶片,仍優於處理器內建的顯示晶片,但擁有獨立的顯示晶片,缺點莫過於在電力消耗上,會比沒有獨立顯示晶片的DELL筆電還要高,另外獨立顯示晶片也需要相關散熱模組,整體重量亦隨之增加。

因此,如果沒有特殊其他用途,以文書作業、一般上網、輕度的網頁遊戲而言,使用處理器內建的顯示晶片,就已經綽綽有餘了。

 

DELL筆電螢幕選購簡介

 

DELL筆電螢幕部分,有觸控與非觸控可供選擇,解析度從1366×768的HD、1920×1080的FHD到4K解析度都有,大小則是從11吋到17吋都有相對應的產品可供選擇,因應每種產品線主打的不同特色,也衍伸出相對應的搭配組合。

 

  • 解析度

首先從解析度的部分切入。一般而言,解析度越高,對於影像品質的呈現就越好,越能夠表現出影像中的細節,畫面看起來也越清晰,不過相對的檔案也會比較大。

 

HD:High Definition,高畫質,最低支援解析度規格為1280×720

FHD:Full High Definition,超高畫質,最低支援解析度規格多為1920×1080

4K:4K resolution,水平、垂直解析度分別達到4000、2000像素,支援解析度普遍為3840×2160

 

過去礙於技術成本,螢幕解析度一般以HD為大宗,後來隨著技術進步,FHD慢慢成為主流,緊接在後的4K也慢慢如雨後春筍,在一些高階產品線中陸續出現。

 

DELL筆電到底要選哪一種解析度好呢?

總歸一句話,還是得看需求,畢竟解析度越高的背後,代表著更高的耗電量,電腦所需運算的資源也隨之提高。

這篇文章中提到,10-19吋適合以HD與FHD的解析度為主,21-32吋則可考慮2K、4K的解析度。體驗上,FHD與4K在小螢幕(如DELL筆電中常見的14吋畫面)所呈現出的差異,乍看之下不會太大,除非近一點看,才較能體會其中的區別,因此高解析度也需有相對應的畫面來源可供放映,才能充分發揮出高畫質的效果。

 

另一個風險是,若所使用之應用程式對於高解析度(如2K、4K)的支援度不足,有可能造成UI介面(使用者介面)變得很小,眼睛要貼著螢幕,才能看清楚字的窘境。

因此有時反而要調整設定,將解析度降下來才可獲得改善,選購上則建議,若無特殊需求,以FHD解析度即可。

 

至於為何不推薦HD的原因,主要是可呈現的細膩度較FHD差,且兩者價差不大,能用FHD就用FHD,且在一些情境,例如文書處理上,因為字體可以呈現比較小,FHD可以看的資訊會比HD多,像是使用EXCEL時,一次能看比較多欄位,不必一直左右拉動看報表對照,進而增進工作效率。

 

  • 螢幕尺寸

DELL筆電螢幕尺寸其實相當多元,各產品線中,螢幕尺寸的主力產品為13、14、15吋居多。

當然也會有些例外,如為了攜帶方便,只偶爾作簡報使用的情況下,可考量13吋以下的DELL筆電機種,缺點就是螢幕真的偏小,長時間使用的話,建議考慮外接一台螢幕,保護眼睛健康。

若同樣是需要攜出,且使用頻率高的情境下,不妨擇畫面選擇大一點,如13吋或14吋螢幕的機種,視野較舒適;至於攜出或移動頻率低,可能僅在固定幾個地方移動,或者是因空間不足,而以筆電取代桌電的狀況下,則建議以挑選15吋以上螢幕機種,對於視力保健、使用時的舒適度有相對的提升。

 

  • 觸控螢幕

是否要選購具有觸控螢幕的DELL筆電,建議先審視自身需求,多方考量後再決定。

通常會選擇觸控螢幕的情況,多半為在外執行業務,操作以及時、直覺為主要訴求,這時有觸控螢幕就方便很多,省去取出滑鼠,或操作觸控板的時間。

觸控螢幕最大優點在於,操作直覺,使用手指便能夠直接進行操作,然而缺點則是預算較高,且會增加一些重量,另外整體產品在妥善率上,會較筆電多了一些風險。

 

Dell 筆電家族介紹

 

說到DELL筆電,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DELL筆電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XPS系列,不過就以產品定位而言,DELL筆電旗下其實還不少的產品線,如InspironAlienwareG SeriesVostro  、LatitudeXPSPrecision等。

其中又區分為三大類主流產品線,分別為家用、商用與遊戲。

 

Inspiron與Vostro為較偏家用屬性之機種;Latitude、XPS與Precision則為商用屬性機種;Alienware與G Series屬適用於遊戲機種,以上是官方的分類方式,而有些產品線又有子系列產品做為市場區隔或行銷區隔,如:3000、5000、7000系列。

根據前面的中央處理器介紹,DELL筆電已經依照各類產品特色所需,規劃適合該產品線所使用的中央處理器於其中,消費者可依照自身需求,先挑選產品線與其系列,再進一步確認所需中央處理器的規格與其他配置。

要購買DELL筆電,就要先認識DELL筆電子系列產品代碼所代表之意涵。

 

以DELL筆電中Vostro 5490作為案例。

第一個數字5為系列開頭辨識;數字第二碼4表示為14吋液晶螢幕(若為5則是15吋螢幕機種,以此類推);第三與第四個數字90則為代數,多半由10、20、30、40、50、60、70、80、90、00、10……循環表示。

此為最主要的產品命名規則,當然也會有些例外出現。

最後一碼如果出現0以外的其他的數字,表示特殊機種,有可能是少了什麼東西的閹割版,或是多了其他功能之類的註記標示。如先前DELL筆電的央處理器介紹中,這台Latitude 5400使用的是第八代的U版處理器,而這台Latitude 5401(末碼為1),使用的就不是第八代的U版處理器,而是第九代H版處理器。

但也不用太在意,一般大眾會買的,還是以正常版為主。其實DELL筆電的命名規則,與前文所述之英特爾中央處理器似乎有幾分雷同,讀者看到這裡,有沒有發現什麼不太尋常之處呢?

 

DELL筆電從代數來看,其代號在使用上屬於一個會循環的情況,但不必擔心,因為DELL筆電大致上平均每年會更新一次代數(當然可能不是每一年,主要還是依循英特爾中央處理器的發表時程,再去更新DELL筆電旗下的產品線)。

每一種類的更新代數代號,都會略有不同,因此做為邏輯上之參考即可,無須過於執著。

代數代號的循環,輪完一整輪也要花大概十年左右,因此不用擔心會找錯資料,但記住,這只是通則,不一定適用於每一種類的產品線上,以下將針對各個產品線與其旗下系列進行介紹。

 

Inspiron系列 (500-1000)

 

Inspiron為上述產品線中最入門的機種,價格相對十分親民,在選購上,如果以預算為優先考量,不妨列入口袋名單。

在DELL台灣官網上,最低只能選擇到5000系列,而在美國DELL筆電官方網站上,最低則可以選到3000系列的機種,最便宜的機種不到350美元。

相對於台灣DELL官網,美國DELL官網上能選購的機種多了不少,甚至連中央處理器都可以選用超微系列機種。

超微系列中央處理器的命名規則,與英特爾的相去不遠,若在乎預算,可以選擇較便宜的超微中央處理器機種。

 

Inspiron系列示意圖 (資料來源:DELL美國官網)

 

 DELL筆電Inspiron 3000系列機種介紹

 

Inspiron 3000系列的機種,在DELL美國官方網站才有銷售。

 

11吋

根據上面的採購介紹,如果是追求高攜帶性、體積小、重量輕又經濟實惠的入門機種,可以考慮Inspiron 11 3000 2-in-1 Laptop

這台定位為入門型的DELL筆電,老少咸宜,作為簡單上網、辦公室文書處理、行動簡報,都還能夠應付,只是需要多花點時間等待,且礙於處理器本身的缺點,不建議作為多工使用,例如同時開啟YouTube串流、即時通訊、文書檔案編輯……等,否則可能會造成效能瓶頸。

不過從重量考量的角度切入,這台筆電只有約莫1.16公斤的重量,在攜帶上可以說十分方便,雖然僅有一組USB3.1 Gen1,但配上2組USB 2.0,還有一組HDMI 1.4作為畫面輸出,該有的連接埠都有了;

螢幕僅有1366×764的HD解析度,不過有觸控功能,機身還可翻摺,以輕度需求來看,整體算還堪用。

 

14吋

若想要比較平均的機種,可以考慮Inspiron 3000中14吋的DELL筆電,代號為Inspiron 3480。

處理器部分建議選擇i3或者以上,以確保效能的足夠,記憶體部分則建議選擇8GB,硬碟空間就依自身需求挑選。整體使用起來會流暢一點,多工操作表現也比較不會出現卡卡的情況。

Inspiron 3480在連接埠上也不馬虎,兩組USB3.1 Gen1,一組USB 2.0,一組HDMI 1.4b畫面輸出,可選擇具有RJ-45網路孔的機種,還有SD卡讀卡機,只是重量就來到1.66公斤左右,相對於11吋,多了大約500公克。

雖然擁有較佳的效能、較大的無觸控功能螢幕,可惜螢幕解析度也一樣只有1366×764的HD畫質。

 

15吋

至於Inspiron 3000中15吋的DELL筆電有三種可供選擇,分別為第八代的英特爾處理器、第十代英特爾處理器、超微處理器,選擇上也比較多樣化,其中以第十代的英特爾處理器選擇性較多(Inspiron 3593)。

處理器部分,以新製程Ice Lake為主,如Inspiron 3593,有著不差的擴充性,可插兩條總和最高16GB的記憶體,硬碟配置上則可搭配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如果想自行擴充,根據LaptopMedia拆解,也有一定的擴充彈性空間。

對外的連接埠部分,一樣也是兩組USB3.1 Gen1,一組USB 2.0,一組HDMI 1.4畫面輸出,直接具有RJ-45網路孔和SD卡讀卡機,第八代處理器的機種還有DVD光碟機可以選擇,只是如此一來重量就又增加了。

DVD光碟機現階段使用頻率已降低不少,除非有特殊需求,否則檔案傳輸媒介已多半被網路、USB磁碟給陸續取代,因此現階段的DELL筆電,還要特別留意才找的到有內建DVD光碟機的機種。

15吋的DELL筆電整體重量已來到2.2公斤左右,螢幕部分有著1920 x 1080的FHD解析度,對於一般辦公上的多工文書處理、偶爾攜帶出門的使用情境,算十分足夠了。

 

Inspiron 3000系列15吋DELL筆電示意圖 (資料來源:DELL美國官網)

 

17吋

相對於15吋以下的機種,Inspiron 3000系列17吋的機種選擇性就多了不少,目前清一色都是以英特爾第十代處理器為主,產品代號來到Inspiron 3793。

記憶體與硬碟擴充性與15吋機種差不多,只是比較令人意外的地方在於,M.2介面固態硬碟所支援的容量大小,最大只到512GB,相對於15吋的Inspiron 3593可支援到1TB,容量足足小了一半,不過看起來可能是文件上的誤植,在第三方支援的固態硬碟廠商提供的容量中,就有出現1TB的規格。

若真有大容量固態硬碟需求,建議多方求證,以確保安裝上去可正常運作,只是另外還有一個2.5吋的傳統硬碟空間可供安裝資料碟,倒也不用過於拘泥於M.2介面上。

這台DELL筆電的特點在於螢幕大,且均具備1920 x 1080的FHD解析度,並搭載DVD光碟機;連接埠則具備了兩組USB3.1 Gen1,一組USB 2.0,RJ-45網路孔,一組HDMI 1.4b畫面輸出,SD卡讀卡機,重量上也因此來到2.79公斤左右,在攜帶性上將成為一個不小的負擔,若再加上變壓器,會更接近甚至突破3公斤,所以會建議偶爾攜帶或作為定點使用。

整體而言,Inspiron 3000系列相對適用於家庭。本系列中,性價比相對較高的為17吋機種,作為一般家庭使用的桌上型電腦的替代品而言,不到1000美元價格看來平易近人,機構設計上不會太難拆解,擴充性的表現也還不差。

 

DELL筆電Inspiron 5000系列機種介紹

 

DELL筆電中的Inspiron 5000系列,在螢幕尺寸上集中分布於13吋、14吋與15吋的機種,屬於設計上較平衡的一個系列。

 

13吋

13吋的機種代號為Inspiron 5391,分為WiFi版與4G LTE版

 

  • 處理器:目前有英特爾的i3與i5可供選擇,使用舊製程Comet Lake。
  • 硬碟:固態硬碟可自行升級。
  • 對外連接埠:僅提供一個USB 3.1 Gen1、一個支援PD的USB 3.1 Gen 1 Type-C、Micro SD記憶卡讀卡槽、一個HDMI 1.4b。若為4G LTE版的話,則會多一個SIM卡的卡槽。
  • 重量:整體重量約為1.24公斤起,攜帶上較無負擔,便於經常在外使用的情境。
  • 螢幕:有FHD的畫質,閱讀舒適度上也能兼顧。

 

13吋的機種僅有1.24公斤的起始重量,攜帶負擔低,但在對外連接埠的部分相對3000系列機種反而少很多,正規的USB3.1 Type-A只有一個,若有額外需求只剩下一個 Type-C可以使用,有很大的機率需要再買轉接器來擴充。

若要購買,建議選擇WiFi版的i5處理器機種,各方面都尚可的情況下,低重量以及不到750美元的價位,值得考量。

 

14吋

14吋的機種代號為Inspiron 5493,在擴充性上相對於13吋機種好上不少,機種配置的選擇性也相對多。

 

  • 處理器:從i3到i7都有,使用新製程Ice Lake。
  • 硬碟:可以使用一個M.2的固態硬碟與一個2.5吋的傳統硬碟。

 

從網友拆卸的影片中可發現,2.5吋硬碟處還留有連接線,不用額外購買,安裝時只要把它拉過來接上2.5吋的傳統硬碟即可。

 

  • 對外連接埠:兩組USB3.1 Gen1、一組USB 2.0、RJ-45網路孔、一組HDMI畫面輸出、SD卡讀卡機。
  • 重量:初始重量就來到了1.42公斤。
  • 螢幕:都有提供FHD的解析度。

  

14吋的機種性價比不錯,擴充性也佳,只是在重量部分就相對較重,比13吋多了180公克。

若要購買,建議選擇i7處理器的機種配上512G的固態硬碟,不到800美元價格就能入手。

 

  • 其他

14吋另外還有舊款2-in-1新款2-in-1的螢幕翻轉機種。

舊款還有英特爾第八代處理器與超微處理器可供選擇;新款代號為Inspiron 5400 2n1,則全部使用英特爾第十代Ice Lake製程處理器,這部分當然是買新不買舊。

重量部分,舊款1.74公斤,新款則為1.55公斤,不過新款的Inspiron 5400 2n1仍然比正規的Inspiron 5493少了一些連接埠,僅有兩組正規USB3、一組支援PD的USB3 Type-C接孔、SD記憶卡讀卡機、HDMI 1.4b影像輸出,且沒有RJ-47接孔。

此機種優點在於螢幕可以觸控,記憶體可擴充,但儲存部分只能更換M.2的固態硬碟而已,所以若為一般用途,無特殊情境或觸控需求,其實買正規的Inspiron 5493就很足夠使用了。

 

15吋

15吋的機種部分,有超微處理器與英特爾第十代Ice Lake製程處理器可供選擇,超微的選擇相對於英特爾的少,因此這邊以英特爾為例。

第十代的DELL筆電代號為Inspiron 5593,守備範圍整體而言與14吋差不多。

 

  • 處理器:從i3到i7都有,使用新製程Ice Lake。
  • 硬碟:從LaptopMeida拆解中,可以看出整個DELL筆電硬體機構沒有太大的改變,硬碟一樣可以裝兩種,分別為固態硬碟與2.5吋傳統硬碟各一顆。
  • 對外連接埠:提供了兩組USB3.1 Gen1,一組USB 2.0,一組RJ-45網路孔,一組HDMI畫面輸出,還有SD卡讀卡機,也是中規中矩。
  • 重量:1.77公斤起。
  • 螢幕:都有提供FHD的解析度。

 

15吋的機種擁有大螢幕及不錯的性價比,只是重量又比14吋更重了一些,在攜帶上相對更有負擔,不過用於日常辦公,不常攜帶的情境下還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若要購買,同樣建議選擇i7處理器、8GB記憶體的機種,有需要時再自行添購記憶體更換即可。

 

  • 其他

代號Inspiron 5591的15吋DELL筆電,同為螢幕翻轉機種,也直接配備了英特爾第十代Ice Lake製程處理器,並提供了觸控螢幕,重量部分相對提升,起始重量為2.012公斤。

相較於14吋的Inspiron 5400 DELL筆電,此機種的對外連接埠稍微齊全了一點,卻少掉了RJ-45網路接孔;其他部分與15吋機種大致相同:兩組USB3.1 Gen1,一組USB 2.0、一組HDMI畫面輸出、SD卡讀卡機,另外多了一個具PD功能的USB 3.1 Gen 1 Type C接孔。

同樣的,如果沒有特殊需求,選用標準Inspiron 5593的DELL筆電就已經十分足夠使用了。

 

結語

 

與3000系列相比,5000系列整體的質感與配件拉升不少,對外的連接埠也相對齊全。

就擴充彈性和對外連接埠的齊全性而言,毫無懸念是5000系列中14吋的Inspiron 5493與15吋的Inspiron 5593獲勝,當然13吋的Inspiron 5391主打點在於其攜帶性,在選購上可自行斟酌。

 

Dell 筆電維修

 

DELL筆電維修售後服務,可依照產品線分為兩種,一種為家用DELL筆電,另一種為商用DELL筆電。

 

家用

撇除DELL筆電本身主機構造設計、使用材料等級、產品定位等可能產生的差別,DELL家用筆電可以購買到府維修的服務,當然,這項政策依各個國家而有所不同,詳情建議查閱DELL官網相關說明為準。

 

商用

購買DELL商用筆電,最重要的就是DELL筆電維修服務。

有別於一般產品線的DELL筆電,商用產品線幾乎都包含了DELL到府維修服務。

多數使用情境為,在DELL客服確認問題後,客戶將DELL筆電進入檢測模式,經測試後將問題代號提供給客服人員,若無法開機,在確實描述問題後,客服人員便會派技術人員到府維修DELL筆電。

這屬於DELL商用相關產品或購買進階服務最具價值的一環,使用者不須特地離開工作岡位送修、檢測,只需由DELL的專業維修人員到府或指定地點維修產品。

 

Dell 筆電保固

 

至於DELL筆電的保固,以美國官方網站所提供的售後支援服務為例,方案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保固,一類保固為家用型保固,一類則為商用型保固。

 

家用型保固介紹

 

家用型保固有幾類,第一種為基本硬體支援(Basic Hardware Support),第二種為Premium Support,最後則是Premium Support Plus的支援方案。

基本硬體支援視各機種所提供的政策而定。

這台Inspiron 14 5000為例,在選擇保固(Warranty & Support)的時候,基本硬體支援僅提供一年的「郵件支援」(1 Year Mail In Service),要往上選高階一點的,就要再增加額外費用;

若屬於比較高階機種,如這台XPS 13,基本硬體支援則為一年「遠端診斷確認後到府硬體保固」(1 Year Hardware Warranty with Onsite/In-Home Service after Remote Diagnosis)。

當然,如果想要往上購買更好的服務,也可以加價購買。

 

加購保固等級有一點類似買保險的概念,保險費通常會因標的物之價值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可以發現,XPS 13加購2 Years Premium Support的DELL筆電保固,價格相對於Inspiron 14 5000還要來的高,原因可能是XPS 13本身的產品價格較高。

此外,家用型保固提供的Premium Support與Premium Support Plus方案,前者為主要以到府服務為主,後者除了到府服務,還額外提供多種選擇如下:

 

  • 預測問題(Predicts problems before they start)
  • 自動移除有害病毒與惡意程式(Automated removal of viruses and malware)
  • 自動最佳化DELL筆電效能(Optimizes PC performance automatically)
  • 個人化軟體資料備份協助、家長控制功能等服務(Personalized help with software to set data backup, parental controls, and more)
  • 意外保固(Repairs for accidental damages like drops, spills and electrical surges)

 

其中就硬體保護層面而言,最值得購買的部分莫過於意外保固,就字面上定義,包含掉落等造成DELL筆電無法使用的人為意外。

一般而言,除了Premium Support Plus本身就包含了意外保固,其餘多半要額外選購,購買意外保固的選項為Accidental Damage Service,依據保固時間長短而有所不同。

此外,如果不想一次付全部的加購保固費用,也有提供訂閱制(Monthly Subscription)的Premium Support與Premium Support Plus方案,只是整體加總起來的費用,就會比一次買足保固時間還要高。

另外,不會建議再往上購買Premium Support Plus,畢竟能夠完全支援Premium Support Plus或意外保固的區域有限。詳細的保固還是以參酌DELL筆電官方的保固說明為準。

 

總結來說,家用保固建議至少購買到Premium Support。

Premium Support主要在於能夠到府服務,試想若硬體故障,還要跑一趟指定維修中心、寄送有問題的DELL筆電回去,來回車資、花費的時間等各種成本可說完全轉嫁給消費者,更不用說萬一碰上維修很久才回來,保固期間可能又花掉了十天半個月,非常不划算。

 

商用型保固介紹

 

商用型DELL筆電保固,適用機種會比較侷限於DELL商用筆電機種,如這台Inspiron 14 5000 DELL筆電。

你沒看錯,同一系列的機種,卻分有商用保固與家用保固,在配置上當然也不同的地方,例如Inspiron 14 5000在商用保固的部分,比家用型多了一個Basic Service可以選購,雖然預設仍為「郵件支援」(較基礎),卻已有一年或三年「遠端診斷確認後到府硬體保固」的購買選擇(較高階)。

一般DELL筆電商用型保固在選擇配置時,如這台New Latitude 9410,預設為三年「遠端診斷確認後到府硬體保固」,若要往上買,則可以選擇ProSupport或ProSupport Plus的保固選項。

這邊可以看出,ProSupport保固強調幾個要點,舉例如下:

 

  • 可以跟區域支援的工程師接洽(Direct access to in-region ProSupport engineers)
  • 電話與文字(美國)的線上技術支援(Technical support through phone, chat (US) and online)
  • 指揮中心監控與危機管理(Command center monitoring and crisis management)

 

上述服務的支援時間皆是24 x 7,而非只有上班時段。

ProSupport Plus的部分,更另外提供如更換後保留硬碟(Retention of hard drive after replacement)、意外保固(Repairs for accidental damages like drops, spills and electrical surges)……等服務。

與家用型保固一樣,意外保固也可以額外購買;硬碟保留服務(Keep Your Hard Drive)主要是針對有機敏資料的使用者,DELL筆電的維修工程師在維修硬碟後,更換下來之原始硬碟可以保留在用戶手中,以確保機敏資料不會外洩;另外可以選購的還有電池延長保固(Extended Battery Service)等。

其實若真的要選擇,ProSupport就很夠用了,畢竟每個區域的服務支援程度都不太一樣,詳情仍建議參考DELL筆電官方網站說明為主。

額外一提,DELL筆電有針對ProSupport Plus拍攝了一支短片作為介紹,可以發現其最主要的價值在於服務,使用者僅需專注於電腦本業,其他支援服務則交由專業的DELL保固支援處理。

 

Dell 筆電保固查詢

 

儘管DELL筆電有很好的保固,還是建議在購買後,趕快確認一下保固資訊,因為在大多數地區的DELL筆電保固起算日期為出廠就開始計算,若賣方買來擺太久且未確認,很可能造成保固縮水。

如果在台灣當地經銷商購買,或許有機會降低縮水機率,或可透過申訴來達成取得完整保固的目的。

 

另外,近年的保固品質,因全球化外包關係,在台灣報修的方式,多半會使用免付費專線,向客服描述相關問題(此部分由通常中國客服人員協助處理),如需至現場支援,則會再安排台灣的維修人員至現場作業。

只是這也造成電話客服的服務品質參差不齊,如這個案例,在報修成功後,保固時間還被調整為過保,最後是因為放到社群上,被DELL相關高層人員發現後,才介入積極處理。

因此買到DELL筆電後,最保險的做法,就是第一時間查詢保固,並將畫面截圖存證,以備不時之需。查詢後,若發現有保固時間上的短少問題,建議在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詢問官方確認修正。

 

Dell 筆電保固轉移

 

一台DELL筆電如果買來沒有保固,後續硬體、系統在使用上會沒有任何保障,徒增購買風險,如有需要,盡量採購具有保固的DELL筆電,相對較有保障,如果遇到DELL筆電需要轉賣、贈送、產品使用遷移至其他國家區域……等問題,則可以使用這個頁面,進行DELL筆電保固的移轉。

 

保固上的移轉,並不限於DELL官方所購入的DELL筆電,還包含了如亞馬遜、ebay 等官方認可之管道購入,因此於各管道購買時,要留意是否屬於DELL官方授權通路,相對比較有所保障。

此部分,官方有一份所有權轉讓和DELL產品註冊指南,可以多加利用參考。

若是請代購購買國外通路販售的DELL筆電,有需要時,也可以詢問代購能否協助處理移轉相關事宜。

 

 

 

 

 

 

 

 

 

 

 

 

 

Dell 電腦購買指南 (1000)

 

一般而言,DELL筆電主要購入方向分為三類,其方式各有優缺。第一類為市面上的通路零售,第二類為公司行號透過經銷貨代理採購,第三類部分為尋找代購商家,購買國外貨源。

 

市面上的通路零售

 

就市面上零售通路而言,購買方式非常簡單,直接與商家下單即可輕鬆購入,速度快,風險低,但相對致命的缺點在於其售價,台灣地區與美國相比售價高上不少,例如XPS這個機種,就有著好幾萬塊台幣的價差,且有些機種或規格不一定能買到。

此外,在保固上如出現爭議,此通路也較為勢單力薄,甚至必須訴諸公眾輿論(如在社群上發表文章),才有機會獲得應有的服務,因此在台灣購買,保固不見得可以萬無一失。

 

公司行號透過經銷貨代理採購

 

以公司行號名義購置的企業大量採購,通常會有一定數量,從幾十台、到上百上千台,可以談到的折扣也較多。

更重要的是,經銷或代理的服務與個人相比,會更加周全,畢竟企業客戶在大量採購同時,如遇服務不周、品質不佳情況下,損失的訂單數字肯定不小,因此經銷商或代理商,無不卯足全力,盡心盡力伺候好企業買家,然而一般人要取得企業購買資格的機會極低。

 

代購商家

 

由代購商家從國外網站購入,最大優點莫過於省荷包了,通常越高階的機種,能節省的費用越多,但相對要付出不少代價。

除了購買前要事先做不少功課,慎選優良商家,避免後續收到不符預期的貨品,還得留意後續相關保固移轉、DELL筆電保固狀況等相關條件,而且代購畢竟只是協助採購,不會負擔選購上的風險。

(當然某個部分而言,也算是一個跨國購物的樂趣所在,做了不少功課後,用便宜數千甚至數萬價格取得產品的戰果,中間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不過DELL原廠也想到此點,所以若從美國以外的國家下單賺取價差,被砍單的機率多半偏高。

所謂砍單只是一個統稱,簡單來說,就是讓你無法正常購買,有時即便透過代購,也會有砍單的情況發生。官方會用各種異常理由顯示無法下單,例如:所提供帳單資訊有誤,或者下單後訂單狀態不更新、沒有任何通知,最後甚至取消,講白了,就是一個「拖」字。

這種方式還有各種名目,如中途將貨品召回、要求核對各種身分等手法,用來擾亂採購進度,讓購買者需付出的時間成本大增,所以,若從DELL官網採購的成本因為這樣而高了不少,代購可能也會酌收較高的代購費用。

但是天涯何處無芳草,代購商家除了透過官網買DELL筆電以外,還有許多的選擇,甚至能取得更便宜的價格,例如,慎選亞馬遜的DELL官方授權通路ebay的優質賣家等,也是一種方法,只是如前文所述,必須特別留意售後保固條件,詢問保固方面的問題,才能買到好機。

DELL筆電中代購性價比最高的,莫過於外星人系列的電競筆電、XPS系列筆電、電競螢幕……等高單價、高價差的產品。